负片与我的观世界观

Author Avatar
Xyinkl 8月 02, 2024

何谓“负片”

> “负片”(Negative Film)

“负片”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,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,其色彩为被摄体的补色。
“负片”需要经过印放在照片上才能还原为正像。
简单地说,拍摄的胶片冲洗出来以后,所看到的影像是反色的影像,需要经过扩印或放大成照片才能变成与所拍摄景物相同色彩的影像。
以黑白的片子为例,“负片”的胶片上人的头发是白的,而实际上是白色的衣服在胶片上则显示为黑色。
————《什么叫正片、负片和反转片?》

https://support.hp.com/cn-zh/document/c00091767

负片是最常见的胶片,如果不是00年后的小朋友,应该都有见过。

2024-08-02-xdpgohkj.jpg

图源——https://everpresent.com/negatives-to-digital-guide/?clickcease=block

“Ctrl+I”

曾几何时,也曾亲手冲过胶片。
甚至本科毕业设计都是
《基于MSP芯片的自动化温控胶卷冲洗机》
云云

作为一个“非典型理工男”,
我把很多课余时间都用在了摄影协会上,
时至今日虽然相机早已吃灰。
也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摄影作品。

但是依稀记得冲洗流程,
胶卷拍完,需要先在无光的环境把胶卷取出来,缠到冲洗罐里
冲洗罐结构特殊,可以倒进倒出液体,但是不会进光。
经过显影、定影、水洗,
简单三步,也就10来分钟。

就可以把你刚按过的36次快门给固定下来。
之后拿到的就是下图左侧这种黑白反色的负片了。

2024-08-02-ksrhbisq.png

图源——https://www.guidetofilmphotography.com/black-and-white-film.html

接下来的流程是,把负片扫描,
然后在电脑上打开PS,按快捷键
Ctrl+I
I-Invert-反色
这样就得到了右边的图像。

观世界

那啰嗦这么多,负片跟世界观又有什么关系呢
关系大了。我只能说。

2021MBA刚入学时候,
我依旧对日本并无太多好感。
虽然也是从小看柯南,大了看死亡笔记,
各位老师的启蒙动作片也没少看。

但是骨子里的认知还是:
蕞尔小邦,美帝走狗,色情泛滥,互联网落后。

但是有句话说的好,
你没有观过世界,哪里来的世界观?

在MBA课上,某画圈狂魔讲了关于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特点
主要就是围绕美国和日本
比如美国人善于发明创造,所以得诺奖很多,也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大本营
但是日本人呢,虽然不善于发明创造,但是能将美国人的发明买过来,创新发展,
这种模仿学习、改良进化的文化,结合了日式的团队合作、集体精神,造就了日本很多的成功案例。

看他PPT上的配图似乎就是扫描得来
于是干脆课间去问了,结果问来一本书
英文名叫做Seven Cultures of Capitalism
中文有个封面很丑的译本叫做《国家竞争力》
于是买来中英文版都读了,
发现确实一直忽略了这个“蕞尔小邦”。
由此对这个国家产生了探索欲。

毕竟英语学了20年
西方那套逻辑和价值观确实比较熟悉
定岗定JD,绩效考核
能干升职,不能干滚蛋

但是对于日本,尤其是日式管理
在我脑海中几乎还是一片空白
至于终身雇佣、年功序列、禀议制
听都没听过

有的时候你看不到,只是因为你没想去看罢了。
心里种下好奇的种子,加上有XMA的机遇,23年就去兜了一圈。

不得不说,观过了,就有了。
那些宛如“负片”的印象,就在一点点的被“Ctrl+I ”
反相成为——它们本来的样子
原本那些矛盾冲突、情绪化的表达
转瞬之际就被一扫而光
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起来

世界观

结合过往的经验,可能一个残忍的事实就是
现如今,如果你想获取一点事情的真相
可能,你得没事Ctrl+I一下才行
甚至,一直按住这两个键不松开
都不为过

以上

2024-08-02-meogylin.jpg

图源——https://commons.wikimedia.org/wiki/File:Photographic_processing.jpg